本期特邀主讲人王俪阎老师就职于中国国家博物馆,从事中国古代钱币研究20余年,是古钱币领域的资深专家。她将用详实的资料为大家解读作为货币领域中的黄金是如何发展变化的,深入分析其背后的演变因素。
早在公元前2400年左右,华夏先民就发现了黄金,华丽的外表,优良的品质以及珍稀的特质为黄金赢得身份、地位、财富的高贵象征。从火烧沟的耳环到三星堆的金杖、面具,金沙的太阳神鸟金箔,无不昭示着黄金在先民心中的地位。
作为财富的一种,黄金铸币脱颖而出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其可支付、可馈赠、可贮藏等诸多功能为后世继承发展的同时,不断推陈出新,成就了中国古代黄金货币的文化之旅。“黄金在中国古代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就是通过一枚枚不同时代的黄金铸币勾勒出黄金货币的发展演变历程及其性质用途。
纪念活动 惊喜不断
“泉聚德大讲堂十周年”纪念活动
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市钱币学会和北京市古代钱币展览馆的共同努力下,钱币知识讲座走过了整整10个寒暑,累计完成120期钱币专题讲座,不曾间断,凝聚着众多专家学者的支持和奉献,凝聚着钱币博物馆人孜孜不倦的耕耘和努力,更有赖于广大泉友长久以来的支持和热情的鼓励。
届时,我们将邀请多年来支持讲座的钱币专家和爱好者们共聚,回顾畅想,面向未来,同时还有精彩抽奖和惊喜等着您!
2019,我们用120期讲座为过去交上答卷,
2020,我们用崭新的开端迎接未来。
隆冬腊月天虽寒,十年庆典谈笑欢,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前来聆听2019年度收官讲座,共同见证大讲堂十周年成长纪念!
讲座信息
主讲人:王俪阎
讲座时间 :2019年12月28日(周六) 上午9:00
讲座地点:北京市古代钱币展览馆(德胜门箭楼) 三层展厅
主讲人介绍
王俪阎
中国国家博物馆钱币研究所所长,中国钱币学会理事,研究馆员。先后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保管部登编室、钱币库房,研究院钱币研究所就职。
从事中国古代钱币研究20余年。主要著作有《国家博物馆藏文物研究丛书·钱币卷(秦汉-五代)》《中国古代范铸钱币工艺研究》,新中国捐献文物精品全集系列丛书《罗伯昭捐献文物卷》。发表钱币研究论文30余篇。
公众号
bjsgdqbzlg
微博
@古钱币博物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